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神经症的一种亚型,以过分和不合理的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的恐惧为主要表现。统计显示,社交恐惧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3.3%,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起病年龄主要在16岁,25~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社交恐惧症的病程多数迁延,有慢性化趋势,病程越长预后越差。
社交恐惧症的主要症状围绕着对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的害怕,一旦感觉到别人在注意自己,就会开始感到不自然,甚至恶心、脸红或尿急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因回避恐惧对象而导致社会隔离。
病因
- 遗传因素
- 生物学因素
- 社会心理因素
临床表现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处于社交场合或与人打交道时,会出现明显而持久的害怕、焦虑,害怕尴尬、害怕丢脸的行为举止,为了减轻这些恐惧,患者往往会回避社交场合。如果不能回避,在恐怖场景到来前,患者往往会担心很久,甚至可能继发抑郁症状,使他们的社交、上学、工作都存在明显的困难。患者能够认识到这些害怕是过分和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
社交恐惧症常伴随有躯体的表现,如脸红、心跳加快、口或咽喉部干燥、吞咽困难、全身颤抖或肌肉抽搐、出汗、恶心或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其中害羞脸红是社交恐惧症最突出的自主神经表现,极度紧张时候可能出现惊恐发作。
儿童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儿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出现持久的焦虑,表现为过于胆小、紧张、害羞、害怕或尴尬,对自己的行为过分关注,并有社交回避行为,通常拒绝上学和回避同龄人的集体活动。但患儿与家长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
诊断
当出现对社交或公共场合感到害怕、焦虑等表现,并会主动回避社交活动时,应及时就诊。医生会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从而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可到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就诊。该病无特殊相关检查,主要是通过一些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一些量表检查可能对诊断有帮助,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等。
治疗
对于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来说,单靠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应配合心理治疗,且心理治疗需要患者的兴趣、支持和理解,心理治疗更为重要。
- 认知行为治疗
目前最为常用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暴露疗法、认知重建、放松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
暴露疗法
是治疗恐惧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想象暴露和实景暴露两种形式。暴露的实质是主动接触能引发患者恐惧的刺激,并保持这种接触直到他们的焦虑开始减少。
暴露疗法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面对他们害怕的情景,并适当地使其恐怖等焦虑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后,通过自然的条件作用过程使这种害怕的程度逐渐降低。
暴露疗法对各型恐怖症都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稳定且持久,但也可能导致患者恐怖和不适暂时加重,因此需要患者强烈的治疗动机和配合。操作时要注意:
- 每次暴露治疗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则效果会更好;
- 每次暴露的时间尽可能长;
- 间隙期鼓励患者面对恐怖的对象而不是回避;
- 采用渐进式暴露治疗还是冲击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 渐进式暴露治疗的暴露等级设置要与患者讨论可以接受的最大等级跳跃;
- 最好对恐怖症的其他共病,如抑郁发作、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等需要药物明显控制后才采取暴露疗法。
认知重建
让患者识别焦虑发生之前、当中及发生后的一些负性想法,并与患者一起讨论和评估这些想法是否合理,试图以合理想法替代不合理的想法。主要针对自我观念差、害怕别人负性评价的患者,与暴露疗法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放松训练
这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训练患者逐步放松肌肉及呼吸,为其他行为疗法做好准备。
患者需采取舒适体位,用交替收缩和放松的方式训练全身各部位肌肉,同时辅以深呼吸训练,练习时间酌情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社交技能训练
主要采用模仿、角色表演、纠正反馈和指定练习等方式,教会患者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学会适当的社交行为,减轻在社交场合的焦虑。
- 动力性心理治疗
能够识别出一些与社交焦虑和回避行为相关的潜意识冲突,通过对这些冲突的探索可使患者长期获益。但随着药物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该疗法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关注。